售后宝logo

扫码添加

获取资料

使用微信扫一扫


ITR实战指南!一文读懂问题管理如何高效闭环,让客户口碑飙升




ITR(Issue to Resolution)流程作为连接客户与企业的核心服务纽带,其顺畅与否直接关乎客户满意度与品牌声誉。对制造型企业来说,高效、专业地处理产品技术问题,是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。本文以产品技术类问题处理为例,分享ITR流程中三大核心阶段(受理阶段、处理阶段、关闭阶段)的实践要点。


图片

ITR的流程框架-管理技术问题 


图片

客户问题处理(技术类)的主流程


受理阶段

信息精准,构建高效服务起点 


受理阶段首先要明确客户的信息,发生问题的产品是什么,故障描述是否准确。这个过程对支撑的IT平台是有要求的,例如要跟CRM系统打通,快捷获取客户信息。在鉴权方面,要看客户是什么等级的客户,按客户等级提供服务;产品是保内还是保外,是否是合规的产品,这就需要与设备档案系统打通。由此可见ITR平台不是一个单一的系统,需要跟公司现有的很多系统打通,从而获取问题处理的信息支撑。


在问题分类分级方面,需要遵循三个原则,一是客户视角,了解业务受损轻重、时长、范围,对客户级别和发生时间、地点敏感;二是场景完整,详细列出所有场景,尽量不要用“例如、等”词汇,避免模糊的空间;三是清晰量化,量化描述业务受损程度及标准。这样工程师执行的时候才不会产生歧义,工作才会高效。严重的问题与事故后续还会有考核,如果规则在前端没有定义清楚,那么在后端追责的时候,就会带来很多额外的工作。 


图片

标杆公司问题分类分级示例


关于“问题or需求”的判断,也是服务跟研发容易产生争议的地方,一般两类问题单的处理规则和时效差别是比较大的,需要避免将问题归为需求,逃避问题解决;避免将需求当成问题,给产品问题解决带来维护压力。一般来说,如果是产品设计规格以内的,出现了问题影响客户使用,就定义为问题;如果是规格以外的,就定为需求。一种特殊情况是,虽然是规格以外,但是基于用户使用习惯、行业规则,认为产品应该具备但是设计规格缺失,此时就要归类为问题,以便能够快速处理。


在受理阶段,很多企业还会碰到一个问题:大家不愿意用系统,流程跑不起来。有的人觉得提单太麻烦,要反馈一堆信息;有的人觉得只要问题解决,提不提单无所谓。解决这个问题,首先要从在IT系统的设计上“容易提”,给一线工程师尽量创造一些便利的条件,实现一键收集信息,比如现在通过售后宝的智能录入可以实现通过拍照、语音等方式录单,大幅提升工作效率(点击进一步了解售后宝智能录入);要从资源上保障,用考核来牵引,对于按照规则操作的工程师优先分配资源,问题单数量与工作量、工作表现挂钩,让工程师“愿意提”;要用规则来限制,投诉、超期、事故没有问题单要追究一线主管责任,明确要求“必须提”


处理阶段

协同攻关,驱动问题高效解决 


处理阶段需要重点关注问题处理的分段分级以及案例库/知识库的运用。


▶问题处理分段分级:问题处理的分段至少要分成服务与研发两段。标杆公司的ITR组织分成三级,包括服务的一线和二线,以及研发作为三线维护团队来参与问题处理。为了确保问题处理的及时性,企业会向客户承诺问题处理周期,例如三天、五天。那么在内部,为了让各段很好地配合,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,对各段进行时间分配,确保每一段、每个岗位都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工作。完成本岗位工作后,如果问题还没有解决,就需要将问题升级给下一个环节,这样既保证了对客户的时间承诺,也保证了问题单在内部的有效流转。


图片

标杆公司的问题处理升级路径及时长分配


▶案例库/知识库的运用:当企业把问题处理都纳入系统之后,需要要求工程师在处理故障前,首先去案例库查询是否有相应的案例能指导他做问题处理,并且在故障处理结束的时候,工程师也要确认是否需要新建一个案例,或者对案例进行完善。把这种管理工作落到实处,工程师的处理效率就会越来越高。


关闭阶段

归因于内,实现问题闭环管理与沉淀 


有一些企业把关单的权限放在总部的研发或者质量部门,这种情况如果长期存在是不利于ITR真正产生效果的。从人性的角度大家都希望问题单尽快关闭,但是客户侧是否真正满意、一线服务人员是否真正满意,才是制定规则的标准。因此,标杆公司的规则是只有提单的人,才能决定问题单是否可以关闭,而提单的人通常就是一线工程师,关单需要跟客户确认,从而确保客户侧真正满意。为了管控问题处理的满意度,就要进行回访,对于客户投诉或者致命问题必须100%回访,其他类别的问题可以抽样回访。


问题闭环的管理,必须归因于内,在根因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找到企业内部的原因,而不是归结于客户或者客观因素。具体来说,既要在技术上要找到根因并彻底解决,实现技术清零;还要从管理上思考,这种技术问题为什么会流出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,直到客户面才发现,在管理上杜绝再次发生,实现管理清零。5WHY是业界常用的一个根因分析方法,要义是努力避开主观或自负的假设和逻辑陷阱,从结果着手,沿着因果关系链条,顺藤摸瓜,直至找出原有问题的根本原因。需要注意的是,5WHY不等于5次,以找到根因为准,要遍历所有的原因,两个WHY之间因果关系清晰,不要跳步,避免把根因停在人的心理或能力、外部、不稳定的原因上。


图片

5WHY根因分析方法在丰田汽车的应用示例


纵观整个ITR流程,其终极追求在于实现“安全、及时、畅通、满意”的服务承诺。这并非单一环节的孤立任务,而是一个需要全链路紧密配合的系统工程。唯有将流程做扎实,让规则融入系统,使知识得以沉淀,方能真正构筑起一道坚固的服务护城河,将每次故障挑战转化为提升客户忠诚度、驱动产品持续优化的强大动力,最终赢得客户的长期信赖。



400-882-8865
电话咨询
预约演示
预约演示
APP下载
APP下载
小程序